天沐梦幻水城

原梅州市邮电局局长马胜:创业时代,白手起家到多样化发展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发布: 2019-12-03 16:46

 1.jpg

今年87岁的马胜从广东省梅州市邮电局退休多年了。1969年成为梅县地区电信局副局长之前,他在当地多个单位做过组织工作,算得上是个半路出家的通信人。

 

半路入了通信门,马胜一来,便投身梅州市邮电局自力更生的“创业时代”。从一穷二白“流动办公”,到靠旧设备起家“负债经营”,马胜走过了艰苦奋斗的创业期,闯过了大胆尝试的开拓期,见证了山区通信从基础薄弱到多样化的发展。

 

刚分出来我们什么都没有”

 

来邮电局之前我一直都是做组织工作的,从来没有接触过邮电。但是我愿意做摸得着的工作,有很多可以学的。”1933年出生的马胜是个土生土长的丰顺人,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梅州丰顺和大埔县工作。1969年,马胜开始接触“摸得着”的邮电工作,担任梅县地区电信局副局长。

 

马胜虽然是个“半路出家”的通信人,却是实打实的梅州市邮电局“创业军”。那段创业时期,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1965年,梅县专区邮电局从汕头专区邮电局分拆出来,1969年,邮、电分拆,地区电信局由军分区直接领导。“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据马胜回忆,那时最大的困难,其实是职工的吃住问题。“住的地方没有,办公的地方也没有。我们借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办公,五六个人挤在里面。其中有一个新调来的人,没有地方住,就在二楼转角的地方放了一个铺盖,在那儿住了几年。”后来,马胜他们又经历过数次“搬家”,辗转多个办公和住宿地址。“我们在轻工局和森林工业局那边也住过三四年,条件也十分艰苦,下雨的时候房间还会进水。一个局几十个人要舀水到天亮,不让房间进水。”

 

后来,马胜他们买了一块13亩的地,找了工程队建了楼。“我们搞了一个2000平方米左右的楼,就只花了一点材料钱。后来我们水井也有了,有水吃又可以做饭。”办公条件就这样一点点好起来了。“之后又搬地方建了邮电大楼,除了办公楼还建了两栋宿舍楼,在改革开放初期,算是很不错了,在省里面也是排在前面的。”

 

三步并作两步走,两年汗水一年流”


当时讲电话是真的很辛苦,讲着讲着就听不到了,就得蹲下去听,还是经常听不清。那时候省里面就要求,全市的所有管理区,两三百个乡镇的电话都要通,村村都要通电话。”当时,全市1600多个管理区里有好几百个都还没通电话,就这样有的通有的不通,任务十分艰巨。“仅仅是通电话还不行,还要求有两条线,因为有时候放广播会听不见电话。弄两条线路,各走各的,放广播的时候就不会影响打电话。”

 

当时,省里很重视农村通信。“农村这条线,又长又广,又很穷。当时全省的重点是水泥杆化,就是把木杆都换成水泥杆。梅州的任务就分给我们了。水泥杆化后就是双线化,完成以后就是电缆化。”

 

马胜刚到的时候,都是摇把子电话。“当时有一个比较像样的是编码纵横制交换机,是五华搞的,容量比较小。我们梅州也想自己搞。”

 

梅州电话自动化的过程用马胜的话说就是:“新的、旧的、土的、洋的,一块儿上。”在程控电话之前,梅州用的主要是中国香港退下来的设备。“当时那些设备不要我们的钱,我们只要自己去拆下并运回来,就可以用了。”于是,当时所有的员工,包括马胜在内,都去亲自搬运设备。“我们去拆的时候,为了省钱,连电缆都剪回来了。”设备运回来后,先后在大埔、蕉岭、平远三个县装了史端乔交换机。大埔、丰顺安装了程控集装箱,此外,兴宁、蕉岭还自己制造出半电子制自动交换机。

 

山区通信状况一点点好了起来,自动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随着业务的发展,梅州市邮电局开始了新的尝试——负债经营。“我们那时候跑到邮电部去申请外汇额度,有了额度,银行才能贷款给你。”大胆迈出“借鸡生蛋”的步子,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设备越换越先进,通信发展越走越快。到马胜退休的时候,县局区域内基本上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并渐渐地普及开来。

 

那个时候虽然是辛苦一点,但做得也还算可以。”马胜总是说,那个时候的员工都很能吃苦,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想办法,自己动手钻研。“虽然苦,但是做完一件事情我也很高兴。我今年87岁了,人家都说我看着年轻身体好,因为我就是这个心态,做事情成功了就感到很快乐。”

 

2.jpg

马胜在工作中所获得的荣誉证书、奖章。

 

电话通了,销路就通了”

 

通信发展,最实在的就是给山区百姓的生活带来改变。从前通信条件差,打电话都听不清楚,大家对装电话的热情也没有那么高。双线化之后,电话听得清楚了,找上门装电话的人也多了。马胜说:“那时候装了电话都说好。以前水果上市的时候,农户都说电话不通,我们水果都坏了也卖不出去。后来电话通了,他们就可以在三华李熟的时候打电话叫人来采摘,卖得也很快。他们好高兴哦,说有电话就都解决了。通信是基础,电话通了,销路就通了,山区百姓的生活变了模样。”

 

那时候,马胜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很多小纸条,上面都是电话号码。“谁的电话不通,我们就去给他解决。通了以后我都会给他回个信。”后来通信条件越来越好,不仅解决了市内通话,与外面的联系也方便了。梅州有很多在外发展的华侨,回来后都觉得家乡通信发展很快,“他们回来了能够跟家人通上电话,都很高兴的。”

 

过去梅城有三件宝:医生、司机、杀猪佬,后期大家都这样讲,梅城三件宝:邮电、银行、工商所。”梅城三宝的变化,正是通信发展改变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县政府到邮电局,“半路出家”的通信人马胜边做边学,在梅州市邮电局奋斗了半辈子。创业、数次局址搬迁、负债经营、引入外资,马胜带领吃苦耐劳的通信人为梅州通信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白手起家到通信多样化发展,这是梅州通信事业的“少年时代”,也是马胜的“创业时代”。

 

3.jpg

采访团与马胜局长合影。